简介

荣耀归于罗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遍布杀机(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立刻去办。”想到被数十万蛮军包围的场景,奥利安眼神一凛立刻转身去了。

“奥卡,又让奥利安干嘛去了?”这时,达利尔走了过来,神情显得倒是颇为轻松:“天蝎和铁撞木都已经就位,就等那些蛮族来尝尝它们的美妙滋味了,哈哈哈。”

“走,去看看。”奥卡笑着和达利尔并肩向前走去。

沿着城墙,一个个交错开来、一高一矮用泥土堆砌发干构筑的堞墙和垛口映入眼帘,这自然也是奥卡提出的建议,原本古罗马人是没有建造堞墙和垛口的观念的,通常只是将城墙的外沿稍稍抬高,大概到腰部的位置,保护后面站着的守军,这种设计自然远远比不上堞墙和垛口的搭配。

目光扫过堞墙垛口,视线立刻就会被每一个垛口后防守位置架设好的两种的守城器械所吸引,一种外形比较简单,两个木架,中间一根粗横木搭在上面,下面用绳索吊有一根圆木,前端削尖包铁,这就是铁撞木了,属于一种钝击武器,两名士兵操作,向后摆动绳索使铁圆木积蓄向前的势能,然后放开,沉重的铁圆木向前直冲,可以轻易将那些顶着盾牌挤上来的敌军直接砸下去,这就是铁撞木了。

而另一种器械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了,外形也比较特殊至少和它相隔万里在古代中国战场上光彩夺目的同族兄弟不一样,它是一种弩炮,名叫天蝎。和古罗马的投石机一样名震疆场,所有蛮族都曾为之心惊胆战。

天蝎的诞生和其他罗马军人精良装备的独创一样,真实反映出古罗马人对科技的重视和他们赖以维持千年霸权的伟大智慧,古罗马人从不吝啬使用科技,他们不断吸收和钻研各种技术,然后用这些技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不过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奥卡并没有在罗马军中发现可供单兵使用的便携式弩机,只有类似天蝎这种半固定的城防武器,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也大概就是导致罗马人面对帕提亚那种放风筝式弓箭流战术无能为力的原因吧,罗马军团极度缺乏军团级的远程火力支持。

天蝎的构造相当复杂,首先主体是由一个四角基座和弩炮主体构成,连接部位为活动的万向节设计,可以在设计时自由转动角度进行瞄准。弩炮主体的构造前端是一个用厚木拼接成的类似木匣状的长方形支架,弩炮的主梁在中间,两侧是两组竖起的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弓弦通常由两束张紧的马鬃、皮绳或动物肌腱揉搓而成,弓弦正中是容纳抛射物的编制网袋。横梁上侧带着燕尾长槽,一个带长导轨的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滑块的后断装着一套精巧的击发机构。可以方便的锁定和释放弓弦,横梁的末端装有绞盘,使用者可以通过扳动手柄,或者拖曳绳索使滑块移动。当弓弦向后拉开并被击发机构琐定的时,武器就处在待发状态。为了让操作绞盘不至于太费力,在横梁两侧设置了金属齿条,既能让开弓的工作不必一气呵成,又能调节武器的抛射力量,从而获得需要的射程。后来金属齿条被圆形棘轮代替,使操作更加简单可靠。

天蝎弩炮具有很大的威力,一具性能良好的天蝎可以将一塔伦特(26公斤左右)的抛射物投射至300码开外仍具有相当的穿透力和撞击力度。天蝎的型号各不相同,既有发射石弹的,也有投射长矛和弩箭的,这里的天蝎是最小巧的用于发射大约两英尺长的弩箭,装填十分轻松、100米内得益于滑块和弩箭连动确定稳定弹道的设计甚至可以达到后一支箭将前一支箭剖成两半的精准度。至于威力至少阿勒曼尼人圆盾的防护远远不够。如果是用于发射通体铁制长矛的天蝎型号,那威力就足以令人畏惧了,而且它本身带有自毁装置,一堆碎片绝不可能被缺乏科学积累的蛮族重新利用。

像天蝎这样的利器按照定律一个军团大概配备50―60具,战时可以拆卸交由辎重队的驮马运输,需要时再行拼装,不过这次将是极其艰难的局面,留守军团都得到了大量的特别配额,奥卡的一个大队就有10具小型天蝎,两具大型天蝎,足够提供相当密集的火力了。

看到士兵们正仔细检查着天蝎的性能状况,奥卡满意地点了点头,将身体探出堞墙向外望去:“嗯,壕沟、木刺、重木护墙都完成得很不错!士兵们都辛苦了。”

“现在就等着阿勒曼尼人来送死了。”达利尔的眼中杀意旺盛。

“可不只是阿勒曼尼人。”奥卡收回身体,淡淡地说道:“陛下的胃口可比我们的要大很多。”

喜欢荣耀归于罗马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荣耀归于罗马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