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唐之理工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买国债光荣(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首先是选择尺寸。隋代大运河航路能通航的最大的船只,大概就是隋炀帝的座驾楼船,根据记载,隋炀帝的龙舟长70米,宽17米,船上的建筑4层。保守排水量能达到两千吨左右。

如果按照每吨船的动力需求五分之一个马力,那么它需要400匹马来拉动,或者是1200名纤夫,或者是2400名宫女(他真的让宫女去拉纤了)。而这货的船队竟然有五千艘大小各异的船。船队大概也就是200里长。这样的数据实在是太像捏造的了。

然而各种记载表明,这货的船队乘客12万,纤夫八万人。路上的速度也是龟速,一路走来,消耗可想而知。

难怪长孙无忌一听李世民要去泰山封禅,就吓的跟什么一样。这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蒸汽机的转速提高上来,那么他手头可用的动力,就有足足200匹马力。装在一个一千吨的船上已经绰绰有余。那么一个两百艘的船队可以实现动力自给自足,并不需要供养额外的几万民夫来拉纤。

除此之外,如果使用民夫拉纤,船队的速度大概是多少呢?人步行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4公里,那么拉纤的速度肯定达不到这个速度,也就是按照速度2.5公里计算,从长安到泰山至少800公里的水路,少说也得二十来天。

使用了蒸汽机大概可以到10节的航速,也就是18公里每小时,而且也不用休息,那么只需要2天就能到了。

这也正是李治让李世民的泰山封禅具备可行性的关键原因。

喜欢大唐之理工天下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大唐之理工天下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