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天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奇袭洛阳(上)(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高勇却是神秘的一笑,安慰道:“孔太守放心,勇自有妙计攻下此关!那有何必让士兵无辜送命呢!”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再加上今日龙骑兵的冲锋严重的打击了董卓军的士气。董卓回到营帐后闷闷不乐,不停的唉声叹气。

李儒见状劝道:“丞相,儒看今日关东诸人只有高勇最强,不如将他拉拢过来,这样丞相定可高枕无忧!”

董卓痴痴的望着手中宝剑,颇感无奈道:“难矣!本相了解高勇为人,既然他肯来,只说明他已经做好充足准备!此次凶多吉少啊!”

帐内众将均默不作声。不久张济建议道:“丞相手握雄兵二十万,等明日大军齐出主动进攻敌营!或者趁夜偷袭……”

“匹夫之勇!”董卓大骂道,“你问问李肃是怎么败的!华雄是怎么被捉的!还敢出战?本相看你是活腻了!”

一旁的李儒急忙插嘴道:“丞相,温候新败,兵无士气。不如暂回洛阳,将皇帝迁往长安。如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儒认为这里‘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大喜:“亏得这番话,否则本相真不知该怎么做!”是夜,董卓连夜带领吕布回到洛阳,找齐朝廷百官说出迁都打算。

司徒杨彪当即出言反对:“长安残破,况且朝廷丢下祖宗陵墓而迁于别处,徒让天下百姓不知所措,致天下大乱,再要平定……难矣!”

董卓怒道:“你要阻挠国家大计?”

太尉黄琬也出来劝谏:“迁都万万不可!当年王莽篡汉,更始之时长安已被破坏殆尽,房屋残破百姓稀少。如今要舍弃宫殿而去荒城,徒增烦苦而已!”

司徒荀爽也说道:“丞相迁都,定会搅的百姓不安!”

董卓大怒,当庭将三人贬为庶民。有了前车之鉴,其他官员不再多说话了,毕竟现在的洛阳董卓是一手遮天的。

退朝后,李儒对董卓说道:“丞相,迁都之事务必尽快,虎牢关战况紧迫,关外叛逆越聚越多,已无多少时间。如今兵马缺少钱粮,不如就地取之。洛阳城内富户极多,不如找个借口统统没收!如此也好去长安享乐。”董卓听其言,一边派遣张济领兵五万镇守虎牢关,一边开始准备迁都事宜。

董卓首先将朝中大臣统统看管起来,然后与献帝及其后妃一并在自己的监督下押往长安。留下李肃、樊稠带领三万军兵处理洛阳百姓迁徙的事情。

初平元年二月上旬,汉帝刘协被迫与董卓一道迁往长安,在看了最后一眼洛阳后,刘协沮丧的坐进车内,眼泪缓缓流下。朝廷百官倒霉得多,不但没有车坐,还要在凶恶军兵的鞭笞下踉踉跄跄走向长安。特别是司徒王允,极其后悔没有听鲍信之言除掉董卓,才导致现在这种寄人篱下的窘境。

虎牢关外,八路诸侯连续几日佯攻虎牢关。何谓‘佯攻’?乃是众人为保存实力而为之!可是当传来皇帝被迫迁都长安之后,曹操再也坐不住了,不断催促袁绍速速进兵,同时派人让这边进攻虎牢的九路诸侯加快速度。

孔融自上次被高勇劝慰之后,凭借对高勇的信任没有多说什么。只不过他每日面对各路诸侯应付检查般的无力进攻而越来越痛心。当收到曹操书信后,他连夜来找高勇述说忧国之情。

“高太守,融十分相信你的为人!现在董贼已然逼迫皇上迁都,如若再不拿下虎牢,只怕……高太守融知你玄菟步兵异常强悍,还请……”孔融苦闷的劝说。

高勇看着忧国忧民而面容憔悴的孔融说道:“孔太守,你也不是不清楚联军众人各怀鬼胎,每每作战只顾保存自己实力,不顾国家大义!勇并不是不想进攻,而是手下这五千步兵乃是玄菟全部战力,必须要将他们用到关键之处!而且紧靠这些人马还不足以攻下虎牢关!”

孔融奇道:“是不是那日高太守所说的妙计?”

高勇点头承认,说道:“勇需要的东西经过几昼夜赶工已于今晚完成,明日便可以让孔太守看到!放心,不出十日,定可以拿下虎牢关!”

孔融半信半疑的点点头,又遥遥头,大有深意的叹了口气,无奈道:“联军?……讨董?”

喜欢天烽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天烽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