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七十年代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57章:(2/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少年迟疑了一会儿,道:“旧货市场里只允许卖旧家具、旧盘子碗这些东西,真假参半,其他老东西很难拿到旧货市场买卖,会被列为四旧抄没。”

“你有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卖?”齐淑芳好奇地问道,像金银一类完全可以卖到银行。

用钱买,她很乐意,用粮食换,有点不想。

比起古董,粮食固然便宜,但古董不能果腹,还是食物更重要。

“我爸病了,必须做手术,我在筹集手术费。”少年先说明卖东西的原因,声音越降越低,“家里还剩二十三块银元,我都拿出来了,我们家成分不太好,去银行兑换有风险,只能进黑市。我徘徊了两天,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买银元和东西的人,可是他给我出六毛钱一块银元,真是气死我了,银行收银元得一块钱呢!”

少年越说越气,连那人没买到银元就举报自己私下交易的事情都告诉贺建国夫妇了。

“另外还有我祖母陪嫁的一对翡翠镯子、一个银项圈、一个钻石戒指和一副银头面,家里也有好几匹旧时候的丝绸,今天没带出来。”少年急切地望着贺建国和齐淑芳,“我知道这些首饰卖不出价钱,可是我很需要八十块钱!所有东西,一共八十块钱!”

八十块钱?真的……相比后世几十年后,现在的价钱很低,在目前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般人出不起这笔钱吧?齐淑芳看向少年的眼神里充满了探究之意。

“东西能让我看看吗?”贺建国对银元不感兴趣,但首饰可以买来给老婆留着,少年觉得有门,赶紧点头,把包裹放在竹筐里打开,可以借竹筐遮挡住别人的视线。

银元散在包裹里,首饰分别装在垫有丝绸的小盒子内,难怪少年扔包裹时不怕撞击。

齐淑芳仔细端详片刻,对翡翠镯子是爱不释手,水色通透,如玻璃一般,飘着均匀的蓝绿花,仿佛灵动的水草在清澈的溪水中飘荡。

漂亮!

实在是漂亮极了。

发现齐淑芳的目光,少年机灵地道:“这是段家玉。”

“什么是段家玉?”齐淑芳问道。

贺建国张了张嘴,准备解释给他听,却被少年抢了先。

“相传数十年前,云南腾冲绮罗乡有个玉商叫段盛才,买了一块三百多斤的白元砂皮翡翠毛料,当时很多翡翠行业里的行家都不看好,不愿意赌这块毛料,段盛才就把毛料扔到院子门口,来往的客商都在那儿拴马,时间久了,毛料表皮被马蹄子蹭掉一块,露出晶莹剔透星星点点的绿色小点,段盛才吃惊之下立刻解石,开出水色出众的上等翠玉。这块玉料做出的手镯非常漂亮,价格自然而然地节节升高,据说一共做了四百多对手镯,大多数都流出国门,留在国内的数目极少,最好的一对被宋夫人买走,从此之后,段家玉天下闻名。”

少年照本宣科地重复祖母所言,“当时买这对镯子花了很多钱,戒指镶嵌的是三克拉火油钻,一克拉值十几两黄金,现在……现在是卖不出钱了。因为祖父卧病在床,父亲需要手术,所以祖母才把仅剩的首饰拿出来卖掉。”

他的神色有些哀伤,齐淑芳和贺建国大为动容,同情之心油然升起。

少年很快就平复了心情,“祖母说,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用不着可惜。可是,别人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穿,很少有人愿意买。黑市里最炙手可热的是粮食和鸡鱼肉蛋,银元次之,能去银行还钱,唯独这些首饰的价格很低,还有各式各样的古董。”

贺建国嗯了一声,问齐淑芳喜欢不喜欢。

“喜欢,当然喜欢啦!”齐淑芳很诚实地回答,幸好她家不差钱,现在买下来,假以时日,花千百倍的价钱都不一定能买到这种有来历的首饰。

“那就买了。”

想到少年家里急需用钱,贺建国就没有讨价还价,一股脑地包圆了。

钱都在齐淑芳手里,她在少年惊喜交集的目光中掏出五张大团结递给他,“你说你们家还有几匹丝绸,保存得怎么样?打算怎么卖?”

“您要买吗?”少年快手快脚地收了钱,激动不已,对齐淑芳的称呼都变得更尊敬了。

齐淑芳微笑道:“如果保存得完好无损,依然能用来做衣服,买下来并无不可。”旧时候的丝绸比现在的丝绸工艺还要精巧,买来未必吃亏。

少年大喜过望,“家祖母用古法保存的,绝对完好无损!我怎么卖给你们?”

齐淑芳问是什么价钱,得知是五块钱一匹,立即拍板,把自己夫妻的新居地址告诉他,让他过几天直接送上门,不用在外面鬼鬼祟祟地交易。现在也多亏了天色渐晚,行人不多,而且东西放在竹筐里,没有拿出来交易。

少年连连答应,“大姐,我叫陈宁,等我爸做完手术,我就把丝绸送去。”

随着交易的成功,齐淑芳也了解到陈宁家的故事。

陈家祖上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翰林,陈宁曾祖父是晚清举人,祖父也曾教书育人,父亲年轻时留洋海外,建国后归来,祖母是地主家的小姐,上过女子学堂,因此他们家很早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很落魄。陈宁的母亲多年前就已经离婚再嫁,两个已出嫁的姐姐和他们家一刀两断,现在祖父祖母年迈多病,一家四口相依为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十年代纪事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七十年代纪事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