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红楼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回 元妃省亲尽奢华姐妹试才题诗联(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元妃又命传笔砚伺候,亲自择其几处最喜者的景观赐名。将“大观园”园之名书于正殿,将“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并名之为“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为“蘅芜苑”,将“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等。又将东西两面飞楼赐名曰“缀锦阁”、“含芳阁”、“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又题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元妃又乘兴题诗一首: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写毕,向诸姊妹笑道:“我一向不长于吟咏,你们深知的。今夜聊以塞责,不负这般美景而已。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两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这四处必得有章句题咏方妙。宝玉竟知题咏,真是令我惊喜意外,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姊妹辈也需各题一匾一诗吧。”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

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才情更胜,然自忖难与薛、林争衡,只得勉强随众塞责而已。李纨也勉强凑成一律。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林黛玉今夜本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悄推他道:“她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而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她争执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吧。”

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亦悄悄地笑道:“还不快作上去。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宝玉方写成了三首。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就想着代他作两首,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

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

黛玉道:“你只抄录前三首吧。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点出这“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接着,他们又在园子里看戏,贾蔷台上台下地张罗着。看戏罢,贾妃赏赐了贾府上至贾母、下至杂役的所有人。

众人谢恩已毕,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贾妃听了,不由得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地不忍松开,再三叮咛:“不须挂念,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贾母等已哭得哽噎难言了。

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喜欢红楼梦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红楼梦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