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月出天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 皇太极的阴谋(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多尔衮咳嗽一声,打岔道“豪格太子对学问的渴求是我大清第一人,但他是我大清太子,虽然听说永明王学究天人,但永明王拜师一说说笑了!”

豪格脸色一变,知道多尔衮在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过他看周仁远年纪比自己还轻,怎么细作回报说他文武双全,还是为词曲大家,忍不住问道“听说永明王爷有三国曹植七步成诗之能,不知是真是假?”

一旁的朱慈烺深怕周仁远失了颜面,有损国威,插嘴自豪地说道“那是当然,我四叔的学问那都是大儒都比不上的,词曲更是开创先河!”

豪格更加急不可耐,恳求道“虽然我们是来议和,但是豪格冒昧,能否请永明王作诗一首?”

这时,天空下起雪来,周仁远站起身来,对着帐外说道“既然豪格太子相邀,小王岂有拒绝之理。好吧,就以此景为题。”

多尔衮不满地看了看豪格,这是来议和的,不是文人相会。附庸风雅的时候。

只听周仁远缓声吟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大的气魄。”豪格和多尔衮大惊道。这永明王连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不放在眼里,他心中的雄心到底哪里才是尽头?多尔衮杀机顿起,这永明王根本留不得,只要他存活一日,对大清就是重大的威胁。

周仁远觉察到了多尔衮的敌意,一手拉着朱慈烺,一手拉着豪格,大笑说道“虽然此次是议和,但以后两位太子殿下要多加交谈,多加亲近,多为大明和清国两国百姓着想,希望此次议和能够成功,面的两国百姓再受这战乱之苦才是。”

豪格还沉静在《沁园春。雪》的意境中,懵懵懂懂被周仁远拉着出了帐外,周仁远对着沈铁山使了个眼色,沈铁山当即领了亲卫把他们保护起来。多尔衮在身后大为焦急,没想到这永明王如此机警,豪格还在他手里,只得追出来高声叫道“太子和本王送送大明二位殿下。”

周仁远放开了豪格,骑上马道“今日只是大家彼此见上一面,议和的事情改日再谈。就不劳二位远送了!”

这时朱慈烺也觉察出不对,被沈铁山推上马背后,抱拳道“告辞!”

多尔衮和豪格看着周仁远一行纵马飞奔而去,多尔衮叹道“这大明的永明王相当不简单,此人不除,我大清永无宁日矣!”

豪格却对周仁远大起爱才之心,说道“十四叔,难道我们不能招揽这永明王来我大清?”

多尔衮嗤笑道“我大清可以招揽大明所有的将官,但是唯独这永明王不行,太子可别忘了这大明是他朱家的天下?再说你看他那首诗显出来的胸襟,可曾把我大清放在眼里?别费心思啦!还是禀报皇上准备动手吧!”

周仁远和朱慈烺快马飞奔,一路不曾停歇,知道和祖大寿的骑兵汇合才停了下来。周仁远不是不紧张,里面的汗衫都湿透了。今日里要不是自己见机的快,恐怕很难出得了凌河镇。

祖大寿见周仁远和朱慈烺脸色不好,知道事情不妙,不敢多问,护送着他们回到了锦州城。

总兵府里等待的丘民仰,曹文诏,曹变蛟,郑成功等人见他们返回后,都纷纷急忙问道“太子,王爷,怎么样了?鞑子可是真心议和?”

周仁远默不作声地不理众人直接进入了后院,朱慈烺却一摔马鞭,骂道“议和个屁,这鞑子狼子野心,要不是四叔机警,本太子和我四叔就回不来了!”

“啊?这到底怎么回事啊?”众人大惊道。

朱慈烺绕绕头道,“其实我也不大清楚,只是在议和大帐内,四叔突然一手夹着我一手夹着鞑子豪格出了帐外,说什么改日再议,便一路飞奔回来,没有半点言语。我就是觉得不大对。”

众人都知晓周仁远深谋远虑,他见机不对,飞奔回来那就说明一定有问题。

周仁远坐在屋里,生着闷气。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皇太极,今日多尔衮眼里浓浓杀机让他断定,满清的议和不是真心议和,自己的判断上出了错误,他苦苦思虑着这皇太极接来的安排会是怎样?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危机?

祖大寿和众人在大厅里枯等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时,祖大乐领着一个满身血迹的士兵跑进来,大喊道“大哥,探子回来了,有紧急军情禀报。”

厅里众人见到如此情形,心里都震惊道“看来事情朝着最危险的方向发展了。”

祖大寿大声说道“有何军情,快快回报上来。”

那满身血迹的士兵喘气道“小的和五名兄弟渡过大凌河,在大凌河五十里外,发现鞑子大队骑兵的营帐,估计不下两万人。其他兄弟都被鞑子的游骑所杀,只有小的孤身一人逃了回来。”

“什么?”众人心中大骇,两万骑兵,这可真是危险之急,要是鞑子前来进攻,这锦州城可难保了。

祖大寿大叫道“还不快请永明王前来议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月出天山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明月出天山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