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龙腾紫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人才猎聘计划(上)(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是!”看穆函如此认真严肃,乔云鹏等人强压着内心的好奇,恭恭敬敬地说道。

那么穆函此行的目的是谁呢?正是后世历史上有着“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李浴日。

李浴日,广东雷州人,字春清,近代著名军事学家,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主要倡建者,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他与浙江蒋百里、云南杨杰同为z国军事学巨擘,驰名海内外。

后世历史上,李浴日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被日军逮捕入狱,受到残酷迫害。出狱后,他愤然写了《沪战中的日狱》。该书揭露日军的侵略行径,为全国人民宣传抗日救亡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抗战爆发的三个月内,李浴日用孙子兵法战争原理科学分析了这场战争,提出要与日本打持久战。因而他也成为抗战全面爆发以来第一个提出打持久战的人。

李浴日认为这场持久战要在三年以上,要做好打5—10年的准备。结果,抗日战争打了8年。他提出了《抗战必胜计划》的科学公式:“(武力抗战+外交抗战+经济抗战+间谍抗战+宣传抗战)×举国一致 坚持到底=日本必败 中国必胜”。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国内朝野的重视,蒋大总统在庐山亲自召见他,“面以嘉勉”,并请他在全国军委会干训团演讲《从孙子兵法证明抗战必胜》,对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将士们抗日斗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知道,它比蒋介石发表的《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早了4个多月。

从1941年起,李浴日以世界兵学社为阵地,极力主张抗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抗日著作。他不断奔走于各大抗日战场,为各大军区司令官献计献策,为全民族抗战摇旗呐喊。1942年,蒋介石再次召见他,“嘉勉有加”。

总体来说,生于乱世、文人出身的李浴日,有感于传统兵学不振,便自1934年至1955年的21年间,相继编写了《孙子兵法之综合研究》、《抗战必胜计划》、《闪电战论丛》、《中山战争论》、《国父革命战理之研究》、《兵学论丛》、《兵学随笔》、《东西兵学代表作之研究》、《孙克兵学新论》、《原子弹》、《孙子新研究》等。他在军事学研究诸多领域的成就,相当一部分至今仍未有人超越。

当代有位著名的军事研究家曾经这样评价李浴日:在我看来,写东西方军事思想比较方面文章的,都还没有超出民国时期李浴日编的《东西兵学比较研究》。李浴日的兵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对传统兵学思想的挖掘和吸收,另一方面是主张批判地吸收西方现代军事理论的精华,期以在中西方兵学的比较、交流与融合中,建立一个有z国特色的现代兵学体系。他广罗古代兵书,结合现在战争特点编成的《中国兵学大系》,是我国首次对2000多年以来中国兵学理论的总结和检阅。如此全面和系统,在当时的整个z国是空前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z国,也绝无仅有。

其实,穆函当然想把后世自己熟悉或者有所耳闻的军事大才,全都网络到龙卫军中,但这根本不现实。龙卫军虽然和日本打了一仗,也取得令人震惊的战果,但是已经在国内各方势力中站稳脚步,彰显才能的大才,现在根本拉不来,只能以后有机会徐徐图之。

所以穆函在仔细分析了这些人的实际情况之后,把“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搜罗人才计划的首选目标就放在了李浴日身上。虽然李浴日现在还没有形成后世的军事思想,但对于这样的大才,穆函相信在自己的引导、启发之下,再经过龙卫军实际历练,李浴日的成就会更加惊人。况且,李浴日现在身陷日本人的牢笼之中,自己此番解救之后,成功将他拉入龙卫军的几率是相当大的。因此在穆函的谋划中,李浴日将是龙卫军总参谋长的不二人选。

与此同时,穆函还分别派出多路人马,联系叶挺、吴佩孚等失势大才,以及胡琏、孙立人、张灵甫等还未崭露头角的国民党未来虎将。当然对于这些人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的手段也不尽相同。

另外穆函此番赶往上海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营救炸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和日本上海居留民会会长河端的朝鲜独立党员尹奉吉,以及联系他身后的势力。

要说尹奉吉,绝对是眼下的重磅级新闻人物,就连穆函也比了。

日军为了策应满洲国成立,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国民党军队虽然拼死抵抗,但在日军的三次增兵之下,日本人还是占据了战场主动。1932年3月3日,国际联盟行政院作出z日双方停战的决议。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z日两国代表进行谈判。日方凭借在军事上的优势,无理要求z国军队撤出上海及周边地区,继而由日本军队驻守。就在中日谈判仍在继续之时,得意忘形的日本驻沪军政要人,决定借4月29日庆祝“天长节”(昭和天皇生日)的机会,在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争祝捷大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龙腾紫塞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龙腾紫塞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