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穿越为崇祯实行改革开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党争(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而且如果资政院的决议太不靠谱,首先就被内阁与六部给挡回去了,等到内阁与六部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朱有见作为皇帝再出面作一个“仲裁”。嗯,这个办法想想就是好主意,既不用与资政院直接冲突,又能提高皇帝的威信,当然,还能给皇帝“减负”。

原来的历史上,崇祯皇帝的真身朱由检,从勤政角度来看,是多么好的一个好皇帝啊!可惜啊,治国没有经验,出的都是昏招,身死国灭,为后人耻笑。煤山上吊之前还留一个血书,说什么“大臣皆可杀”,推卸责任。死都没死个明白,好可怜!

明朝的六科给事中,是监察制度的极品,是明朝监察制度中,唯一的职责比较清晰明确地定位于监督的制度。历史上的御史台,明朝改为了都察院。这一机构,不但掌握监察权,还有一定的司法权。它派到各地的巡抚,从临时派遣变成了长期驻扎,从监督巡视到军政大权一把抓,最后篡夺了地方“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的权力。还有地方的各种“道”,如袁崇焕的“宁前道”,原来也只是一种履行监督职责的官。

除此之外,六科给事中直接驻六部,从内部实现了监督。所以,理论上朱有见是非常赞赏这一制度设计的。为了将原来的监察制度与新的议会制度衔接,(也为了自己耳根子清静清静,)资政院一成立,朱有见就宣布让六科给事中直接对资政院负责。这样也弥补了资政院权力过于弱小,不足以制衡内阁与六部的弊端。

仿佛就是为了考验朱有见的议会制度的生命力似的,资政院上来第一个议题就是兵科给事中倪元路为首的科道官员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毁《三朝要典》彻查阉党逆案,称应当以党派划线,原来魏忠贤在时与之勾结,反对东林党的官员都应应该罢免并追究责任。

与此同时,一些魏忠贤时代的受害者官员及其子孙,也要求翻案,并追求一些人的责任。比如,黄宗羲之父黄尊素,万历进士,天启中官御史,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下狱,受酷刑而死。黄宗羲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资政院开会,他们又过来请愿。

由于东林党人舆论声势很大,又包括议长张溥在内的资政院议员中,很多都是东林党的同情者。所以这个议案就很快就通过了。内阁中以韩爌(虽然他也是东林党人,曾为阉党所排挤)为首的某些大臣,坚决反对作过分牵连之举。另外,由于朱有见的“妇人之仁”。内阁与六部等部门,可以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非东林党人,他们纷纷自辩,并反对东林党的党争扩大化行为。

就这样形成了僵局,这个有争议的决议就上了朱有见的御案。朱有见最后决定,听从倪元路等的请求,毁《三朝要典》。但是在具体案件上,重申了罪刑法定的原则,要求允许受害者进行控告,然后公开审理。没有被控告的,就先不予追究。

没有学原来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钦定逆案”牵连六百多人。

喜欢穿越为崇祯实行改革开放请大家收藏:(m.bigeshu.org)穿越为崇祯实行改革开放笔阁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